核心提示:根据本次合并的方案,合并后新公司将采用新的公司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而中国南车已6月1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大型轨道交通车辆生产企业——中国南车6月1日公告表示,该公司与中国北车合并的H股换股已于5月26日完成,两公司A股换股已于5月28日完成。
据路透社网站6月1日报道,公告称,根据本次合并的方案,合并后新公司将采用新的公司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而中国南车已6月1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去年底,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公布合并方案称,中国南车将以换股的形式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换股比例为1:1.1,即每一股中国北车股票换取1.1股中国南车股票。
此前的合并方案显示,两公司的A股和H股对应换股,即北车A股换南车A股,北车H股换南车H股,A股和H股的换股比例相同。合并后新公司将同时承继及承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A股和H股将分别在上海证交所和港交所上市流通。
资料图片:国际客户在参观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北车称中国正与美俄等国家谈高铁项目
参考消息网2月11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铁路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2月11日称,中国正在与美国、俄罗斯和巴西等28个国家洽谈高铁项目。
据路透社2月11日报道,中国北车称,其去年的海外销售达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8.6%,其设备销往84个国家和地区。
【延伸阅读】日企竞标美地铁失败:报价根本竞争不过中国北车
参考消息网2月9日报道 日媒称,对美国市场中的日本铁路车辆制造商来说,来自对手中国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加利福尼亚州计划修建高铁,该高铁用车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投标,日本和中国的铁路车辆制造商们都在为此做准备。
据日本共同社2月5日报道,2014年,北京精心制定了旨在推动铁路出口的政策,世界第一大铁路车辆制造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战胜了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及其他多家投标企业,在更新波士顿地铁系统项目竞标中获得车辆供应权。按计划,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18年初向波士顿橙线地铁交付试验车辆,并在2021年前交付批量生产车辆。
报道称,参与竞标的中国企业的定价似乎是令日本企业高管们倍感困扰的一个主要因素。日本某制造商的一名官员说,“中国企业的报价像是在倾销,我们因此可能失去市场”。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将为马萨诸塞湾运输局运营的波士顿橙线和红线地铁共更换284辆地铁列车,报价为5.666亿美元。其报价比川崎重工大约低出37%。
这家中国公司对获得美国的这项合同感到欢欣鼓舞。该公司在其网站上说,“中国北车地铁车辆启程登陆美国,实现全球六大洲全覆盖”。
报道称,有关那次竞标的官方文件显示,现代集团铁路技术公司的报价为7.206亿美元,其竞标价格优势排名第二,但中国北车的报价还要低得多。川崎重工的竞标价格为9.049亿美元,庞巴迪公司的竞标价格略高于10亿美元,几乎比中国北车高出1倍,也是进入询价阶段的4家制造商中报价最高的。
川崎重工的一名官员说:“我们感到很遗憾,因为我们非常致力于拿下这一单。但我们在报价上根本竞争不过中国北车。”
报道称,日本业内普遍认为,事实将证明,中标波士顿地铁项目会让中国北车付出高昂代价,因为要满足合同中的增加就业要求,地铁列车装配工作须在波士顿附近完成,再有,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所用车辆的规格也不一样。
日本铁路部门一名官员甚至推测说,该协议肯定会让中国北车亏损。
报道称,川崎重工业公司已从本国市场伸向美国,依据产品质量和产品交付的可靠性,川崎重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川崎重工的一名高管说:“我们一直为日本铁路公司提供服务,他们非常看重质量,对质量的要求非常苛刻。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此外,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销售额计算现为世界第一大铁路车辆制造商——2014年12月宣布将与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系世界第二大铁路车辆制造商)合并。这项倡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合并后的新实体预计名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报道称,过去几年,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一直在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拿下海外订单。此次合并很可能会提升两巨头的竞争力。事实也很可能证明,两巨头合并后会成为日本铁路车辆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从规模看,日本铁路车辆制造商与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据德国SCI轨道交通咨询公司2014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2012年度销售额在全世界排名前两位,这还不包括零部件销售和维修收入。至于川崎、日立有限公司、日本车辆制造公司、近畿车辆公司和综合车辆制作所等日本制造商,没有一家进入前十。
日本铁路企业一名高管说,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取得如此大的进展,这里有川崎和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的功劳。川崎和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曾向中国提供新干线E2系列子弹头列车的基础性技术。
报道称,参与竞争的中国企业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制造商们则在苦苦挣扎,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名誉社长葛西敬之显然对此感到很失望。葛西敬之说,川崎和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向中国转让技术“相当于卖国”。
加州高铁计划对日本制造商来说利益攸关。当前,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川崎重工业公司、日本车辆制造公司、三菱重工业公司和日立公司等日本企业组建了联盟,计划宣传日本的新干线技术。
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副社长小县直树指出,加州位于地震高发地区,目前还在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他说:“新干线具备所有优势,防震、安全运营、降噪和环保等措施都已十分成熟。”但竞争对手很可能会强调日本技术价格高的问题。
资料图片: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的员工在装配为巴西生产的车辆。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延伸阅读】中国北车拿美41亿地铁合同 港媒:首次登陆美国
参考消息网1月27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北车26日发出公告称,已与美国马萨诸塞州海湾交通管理局签订出口波士顿红橙线地铁项目合同,总金额达41.18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首次登陆美国。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7日报道,去年10月23日,美方正式批准向中国北车采购284辆地铁车辆,以投入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运营。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的招标中首次胜出,也意味着中国轨道交通实现对全球六大洲的覆盖。
报道援引新华社称,为更深入融入美国市场,进一步向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发展,获取更多订单,中国北车将在美国建立轨道交通研发制造基地,招募和培训美国工人,实现本土化生产。
据报道,中国北车这批地铁列车营运时速为每小时102公里。在定期维护和大修基础上,车辆设计能运行每年12.9万公里,服务年限至少30年。列车结构强度、控制安全等方面采用美国标准。
目前,中国正与美国、俄罗斯、巴西、泰国在内的28个国家洽谈高铁合作项目,与俄罗斯和泰国已经签署高铁合作意向书。中国北车2014年出口签约金额已超过30亿美元,比2013年成长73.5%。
中国近年来积极输出铁路技术,有分析称,欧美各国对中国的技术作出肯定,而中国也以此进行战略外交布局。本月,中国铁建和南车再度竞标墨西哥高铁,外界普遍认为,中方夺标机会不小。
【延伸阅读】港报:中国北车或拿下几内亚铁路建设项目
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 港媒称,非洲矿业媒体13日报道称,中国北车有可能拿下几内亚西芒杜3、4号铁矿铁路和深水港建设项目。
据《香港商报》1月14日报道,西芒杜铁矿为一世界级大矿,3、4号项目由力拓集团子公司Simfer运营。除力拓外,中国铝业也是合作方之一。去年公布的该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中,包括一条穿越4个自然区长达650公里的铁路,铁路将通往弗雷卡里亚地区的一个深水港。报道称,中国北车正在与Simfer公司洽谈关于上述铁路和港口的一项备忘录。
几内亚政府去年5月同力拓、中铝公司及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总值200亿美元的西芒杜铁矿石项目建设。此外,中铝和力拓等需在15个月内出台融资计划,并在32个月内融资成功,以最终确认项目开工时间。
中国北车北京二七装备公司近日还获得阿根廷20台内燃机车的销售合同。这批机车将用于阿根廷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上。阿根廷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是阿根廷庞大铁路网实施旧线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中国北车北京二七装备公司最终凭借着可靠的质量保证、优质的售后服务获得了20台标准轨距内燃机车采购订单。
此次合同的签订,是北京二七装备公司继古巴、委内瑞拉后打开的第三个拉丁美洲市场。也是中国北车在近半年内连续在阿根廷获得的第三个订单,此前两个订单分别为内燃动车组和铁路货车。
美国太阳集团总裁加里森曾表示,美国太阳集团与中国北车合作,不但拥有136年零事故的纪录,还取得了验证5种极端气候环境区域和6种典型地形地貌的经验。到去年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将增至1.5万公里,到2017年达到2.3万公里。至2020年,中国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的优势都不是其它竞争者能做到的。
【延伸阅读】合福高铁全线拉通试验成功
5月28日,一列CRH380A动车组经过福州境内的跨西岭互通特大桥。当日,南昌铁路局福州动车段配属的CRH380A动车组进行合福线首趟直达全线贯通试验。动车由福州站出发,经过1小时43分的运行,到达合肥北站,最高时速300公里。合福高铁将于6月初进入全线试运行阶段。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2015年5月28日,一列“和谐号”高铁动车从安徽省巢湖市境内驶过。当日,合福高铁首次进行全线拉通实验,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动车从合肥南站驶往福州,全程用时3个小时。据悉,拉通实验将持续到5月30日,拉通实验结束后将进行试运行。根据铁路部门发布的全国列车运行图调整计划,合福高铁将于7月1日正式开通。
【延伸阅读】《纽约时报》盘点各国地铁的超现实之美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盘点了世界上具有超现实设计感的地铁站。2015年,斯德哥尔摩,Radhuset地铁站。
2012年,慕尼黑,Westfriedhof地铁站。
2011年,慕尼黑,Marienplatz地铁站。
2013年,柏林,ICC地铁站。
2012年,慕尼黑,Olympia-Einkaufszentrum地铁站。
2012年,慕尼黑,Georg-Brauchle-Ring地铁站。
2013年,慕尼黑,Candidplatz地铁站。
2013年,维也纳,Suedtiroler Platz地铁站。